我國綠建築評估系統介紹
蔡書瑋
綠建築係指在建築生命週期中(指由建材生產到建築物規劃、設計、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之一系列過程),消耗最少地球資源,使用最少能源及製造最少廢棄物的建築物。
一、
六大目的
推動綠建築的目的包括以下六點:
(一)促進建築與環境共生共利,永續經營居住環境。
(二)落實建築節約能源,持續降低能源消耗及減少二氧化
碳之排放。
(三)發展室內環境品質技術,創造舒適健康室內居住環
境。
(四)促進建築廢棄物減量,減少環境污染與衝擊。
(五)提昇資源有效利用技術,維護生態環境之平衡。
(六)獎勵並建立綠建築市場機制,發展台灣本土亞熱帶建
築新風貌。
二、
四大範疇
我國的綠建築評估體系自民國88年開始,以生態(Ecology)、節能(Efficiency)、減廢(Waste
Reduction)、健康(Health)四大範疇之EEWH評估系統作為七大指標之範疇,在92年增加「生物多樣性」、「室內環境品質」二項指標,成為現在大眾熟知的九大指標。
三、
九大指標
台灣EEWH綠建築評估系統包括九大指標,其中與溫室氣體直接相關的指標為「日常節能」、「溫室氣體減量」二項指標,唯各指標亦有間接減緩溫室效應之功效,重要性亦不容忽視。
(一)生物多樣性指標
「生物多樣性」指標係在於顧全「生態金字塔」中最基層的生物生存環境,亦即保全蚯蚓、蟻類、細菌、菌類之分解者、花草樹木之綠色植物生產者以及甲蟲、蝴蝶、蜻蜓、螳螂、青蛙之較初級生物消
費者的生存空間。唯有確保這些基層生態環境的健全,才能使高級的生物有豐富的食物基礎,進而促進生物多樣化環境。可由建構社區綠網系統、表土保存技術、生態水池、生態水域、生態邊坡
/ 生態圍籬和多孔隙環境等設計方式達成本指標。
(二)綠化指標
所謂「綠化指標」就是利用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以及屋頂、陽台、外牆、人工地盤上之覆土層來栽種各類植物的方式。具體設計方式包括生態綠化、牆面綠化、牆面綠化澆灌、人工地盤綠化技術、綠化防排水技術和綠化防風技術。
|
|
(三)基地保水指標
|
基地的保水性能係指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及人工土層涵養水分及貯留雨水的能力。基地的保水性能愈佳,基地涵養雨水的能力愈好,有益於土壤內微生物的活動,進而改善土壤之有機品質並滋養植物,維護建築基地內之自然生態環境平衡。設計方式包括透水鋪面、景觀貯留滲透水池、貯留滲透空地、滲透井與滲透管、人工地盤貯留等,以達成基地保水目標。
|
(四)日常節能指標
「日常節能指標」之定義為夏季尖峰時期空調系統與照明系統
的綜合耗電效率。建築物的生命週期長達五、六十年之久,從建材生產、營建運輸、日常使用、維修、拆除等各階段,皆消耗不少的能源,其中尤以長期使用的空調、照明、電梯等日常耗能量佔建築物總耗能量中絕大部分,因此以空調及照明耗電作為本指標的主要評估對象。
|
|
(五)二氧化碳減量指標
|
所謂「溫室氣體」就是會造成氣候溫暖化的大氣氣體,其中以二氧化碳(CO2)對全球氣候溫暖化影響最大。在建築產業的溫室氣體排放主要是起因於能源使用,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空調、照明、電機等能源使用,以及生產鋼筋、水泥、紅磚、磁磚、玻璃等建材時的能源使用。唯因日常能源使用已歸在「日常節能指標」中,因此本指標即以提升生產建材時之能源效率為最重要目的,可以簡樸的建築造型與室內裝修、合理的結構系統、結構輕量化與木構造達成。
|
(六)廢棄物減量指標
|
所謂廢棄物係指建築施工及日後拆除過程所產生的工程不平衡土方、棄土、廢棄建材、逸散揚塵等足以破壞周遭環境衛生及人體健康者。可以利用再生建材、土方平衡、營建自動化、乾式隔間、整體衛浴、營建空氣污染防制等方法達成本指標。 |
(七)水資源指標
所謂「水資源指標」,係指建築物實際使用自來水的用水量與一般平均用水量的比率,又名「節水率」。其用水量評估,包括廚房、浴室、水龍頭的用水效率評估以及雨水、中水再利用之評估。包括省水器材、中水利用計畫、雨水再利用與植栽澆灌節水。
|
|
(八)污水與垃圾改善指標
本指標著重於建築空間設施及使用管理相關的具體評估項目,是一種可讓業主與使用者在環境衛生上具體控制及改善的評估指標,可藉由妥善的雨污水分流技術設計、垃圾集中場改善、生態濕地污水處理與廚餘堆肥之方式達成。 |
|
(九)室內健康與環境指標
|
所謂「室內環境指標」主要在評估室內環境中,隔音、採光、通風換氣、室內裝修、室內空氣品質…等,影響居住健康與舒適之環境因素,進以提升室內環境品質,減少污染以增進生活健康,包括室內污染控制、室內空氣淨化設備、生態塗料與生態接著劑、生態建材、預防壁體結露
/
白華、地面與地下室防潮、調濕材料、噪音防制與振動音防制等。 |
四、
結語
在現階段的建築與都市發展中,綠建築已成為一種結合綠色技術、工法與生活美學的新風潮,過去大興土木的時代已不復見,轉為現今的綠建築、生態建築等,不過我們需要謹記在心的是,綠建築並不能減低溫室效應,亦不能彌補環保已受到的破壞,但它提供我們一種生活與環境相融合的新方式,我們更能期待未來當它成為「綠」建築時,它能隨著環境或生或亡,適時調整,與時俱進,如此一來我們也更能期待一個永續、人與自然共生的和諧環境。
資料來源:
1.高雄市政府工務局http://build.kcg.gov.tw/greenfp921007/c3.html
2.住宅e化網http://ehi.cpami.gov.tw/
3.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http://www.tabc.org.tw/GB/
4.南科健康生活館http://gsp.stsipa.gov.tw/main03_2.aspx?ArticleId=76
5.低碳生活部落格http://lowestc.blogspot.com/2011/01/blog-post_31.html
《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