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聯合國正式通過提案將10月11日訂為「國際女童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Girl Child),呼籲各國重視並投資女孩,幫助女孩獲得應有的人權與照顧。響應聯合國政策,臺灣亦於2013年將同日訂為「臺灣女孩日」,並提出增進女孩身心健康、教育與人力投資、安全、媒體與傳統習俗等權益的實施策略,督促政府單位積極落實提升女孩權益工作,加強營造友善社會環境,使女孩有公平機會發展及實現自我。
2015年聯合國高峰會通過以千禧年發展目標為根基的「2030年永續發展議程」並自2016年起正式生效,訂定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希望整合各國力量,在2030年前終結一切形式的貧窮、實現平等,並有效應對氣候變遷。其中,延續「實現性別平等,增強婦女與女童的權能」(achieve gender equality and empower all women and girls)的目標,強調性別平等不僅是基本人權,也是世界和平、繁榮與永續發展的必要基礎。
2016年國際女孩日主題「Girls’ Progress = Goals’ Progress: A Global Girl Data Movement」(女孩的進步等於[永續發展]目標的進展:全球女孩數據行動),藉此倡導各國重視及改善各領域對於女性資料的蒐集與分析作業,以更加瞭解全球近半數人群,得以訂定有效的改善方案。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今年則以「女性與科技」為主題,推出「新創女孩.程式冒險」女孩日活動(http://www.girlsday.tw/index.php ),搭上全球熱門的「一小時玩程式Hour of Code」活動,鼓勵女孩跳脫「男理工、女人文」的框架,嘗試各領域活動,發掘自身興趣所在,間接宣導職業不須存有性別隔離觀念。
讓婦女和女童獲得教育、保健、工作並參與政治經濟決策,推動性別平等,不僅單對女性有益,也對家庭、社區至整個社會都有所有助益。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