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期電子報 - 2017年7月13日


「2017臺北上海城市論壇」之社區衛生分論壇
雙城分享都市高齡化照護實務與經驗 圓滿成功
綜合企劃科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與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鄔驚雷主任於2017年7月2日帶領臺北市與上海市近90位醫學、公衛與社會福利等專家學者,於上海市共同舉辦「社區衛生分論壇」。此次社區衛生分論壇承接「2017臺北上海城市論壇」主題-健康城市,以兩市共同面臨的都市人口高齡化現況,議題聚焦於高齡者健康、醫療照護與社會福利等服務之無縫接軌與整合,找尋高齡社會下,營造高齡友善、健康老化的服務契機。

臺北市市長柯文哲在城市論壇結束後,首站來到「社區衛生分論壇」與兩市貴賓及與會者致意。柯市長表示,上海市的醫療、尤其是硬體設備發展非常迅速,臺北市近期亦積極發展人性化、社區化的醫療及社區服務,雙城在社區醫療方面的聯繫一直很密切,希望透過這次分論壇的交流分享,讓彼此都能持續成長,繼續在兩岸社區醫療領域擔任領頭羊的角色。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在致詞時提到臺北市市民平均餘命在2015年底已達83.43歲,65歲以上長者在2017年5月已達42萬7,705人,佔總人口數的15.9%,臺北市一直積極推動社區健康營造及長期照顧服務,希望在社區內建立連續性的照顧光譜,讓臺北市長者都可以活躍老化、在地安老,真正實現禮運大同篇所言老有所終的理想;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鄔驚雷主任也提到上海平均餘命也達83.18歲,60歲以上老年人口更高達31.6%,健康是我們經濟發展的基礎,長者成就了我們的城市,政府在長者服務上應有更多積極作為,讓「上海的建築是可以閱讀的,城市是有溫度的」這句話可以真正被體現。

社區衛生分論壇首先由臺北市召集人-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陳亮恭主任,以「無齡臺北 永續城市」為題,揭開論壇交流序幕,向與會者分享無齡世代的全方位構想與實踐,特別是體現價值醫療的整合照護成效。陳主任特別提到,臺北市實現健康長壽人生重要的策略,是「照顧已老.防範未老」,以跨世代的生命歷程眼光,為城市建立一個永續的未來。接續由上海市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丁漢升教授,分享上海市運用大數據整合為老健康服務之經驗,透過整合與運用醫藥、家庭醫生制度及公共衛生等領域之大數據,展現上海市將智慧化、資訊化運用於醫療與健康管理的成果。

7月2日下午社區衛生分論壇環繞社區整合照護與醫養結合議題,分享雙城實際推動經驗。臺北市首先由市立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分享「臺北市醫養結合的現狀」,黃勝堅指出,2025年,醫療的戰場將在社區,如何讓醫療團隊願意走進社區,讓有需要的家庭願意開門讓醫療團隊進入,成功的不二法門是以病人為核心的溝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蕭勝煌院長分享「臺北市全方位社區健康營造的實踐」,說明北市聯合醫院如何轉型為社區型醫院,以及為了實踐社區服務所執行的居家醫療、出院準備、安寧療護、社區照顧整體模式(ABC)建構等創新計畫。

今年分論壇討論的議題從社區醫療擴展至老年照顧,臺北市社會局許立民局長分享「臺北市老人照顧政策與體系」,許立民表示,在講照顧前,其實更重要的是如何讓那些健康長輩延長健康餘命,另也提及長照服務的重點是整合,如何讓醫養有效結合,以健康、安心、尊嚴為核心理念建構從健康、亞健康延續到失能及善終的完整照顧體系,是超高齡社會不可輕忽的課題。上海市則由普陀區衛生計生委李文秀主任首先分享「上海市普陀區多模式醫養結合實踐」,透過分享試辦長期護理保險及建設資訊系統的經驗,說明一個好的互聯系統和長照服務需求評估機制是長期護理保險成功的要件;上海市健康促進協會李中陽會長的「上海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組工作探索與實踐」也分享透過推動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組,來強化民眾參與,共同打造高齡友善社區;最後由民政局副局長蔣蕊分享了「上海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的新探索」,透過在社區內設立護理之家或是綜合式服務機構,讓社區民眾可以有所依靠,真正在社區裡安老。

面對當前的高齡課題,兩市的政府部門及專家學者不約而同地提出了重視防範未老、預防失能的概念,導入城市文化,積極推動醫養結合、無縫銜接的整合照護理念,強調全人照護的重要性。這一日,雙城的社區衛生專家們進行深度的交流,再度激發醫療保健與社會照顧的新思維,在所有與會者熱烈討論下,圓滿落幕。

| 回電子報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