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高齡化是全球趨勢,臺灣老年人口更是急遽增加,臺北市是六都中老化速度最快且扶養比率最高的都市。老化對身體健康產生的影響,包括罹患慢性疾病或重大疾病,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86.3%的長者罹患1項以上慢性病。104年臺北市65歲以上人口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高血壓性疾病、敗血症及事故傷害,其中慢性病占一半以上。
社區守門員,顧您健康呷百二!
「活的健康,活的快樂!」是每位老年人的期望,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表示透過「篩檢」、「預防」、「健康食」、「快樂動」,共同守護臺北市民健康,利用現有健康服務資源,連結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及臺北市政府社會局長者共餐據點,設置「社區健康量測示範站」,辦理健康促進宣導活動及血壓量測,並結合64個里提供「包裹式健康促進服務」,包含憂鬱症防治宣導、自主健康管理、健康飲食及用藥安全、運動保健、口腔保健、長期照護宣導及失智症宣導等衛教課程,截至106年8月止,提供401場服務,共服務6,727人次。另委託臺北市11家醫療院所,於46站老人服務據點提供健康保健(成人預防保健、衰弱篩檢)、醫療服務(失智症檢測)、心理衛生(憂鬱症檢測)及防疫保護(流感疫苗注射)等銀髮悠活健康保健服務162場,服務3,912人,使臺北市老年人活得健康又快樂!
一口好牙活到老,身體健康無煩惱
臺北市牙醫師公會陳日生理事長表示,臺北市65歲以上長者定期看牙比率僅占33.2%,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缺牙比率高達89.6%。口腔與牙齒是人體重要器官,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功能退化,衍生的問題有口腔組織的老化、牙齒的磨耗、牙周病的惡化、牙根齲齒的增加、唾液分泌減少而導致口臭等,皆容易造成長者無法順利的咀嚼、吞嚥,容易導致營養不良,增加罹患慢性病的風險,不僅增加社會成本,更直接影響老人生活品質,對健康和生命有嚴重的威脅。
口腔衛生跟全身健康息息相關,「病從口入」,一旦細菌從口腔進入血液,它就能進入身體的任何地方,都可能造成感染。口腔健康受影響,輕則影響生活品質,重則引發人體多種系統性疾病,老年人若能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免疫系統也正常,如此才能維持自己口腔及身體健康,達成健康老化之目的。
餐前做「健口操」,老而不掉牙
臺北市牙醫師公會特別顧問、台灣口腔衛生學會張進順理事長指出,「健口操」透過按摩、輕拍或運動以提升長者的口腔機能,包括臉部及臉頰的體操、舌頭的體操、發音練習、唾液腺的按摩及吞嚥練習等,可加強長者攝食時的吞嚥機能,及預防窒息、誤嚥,甚至吸入性肺炎等,還能享受美食,預防營養不良。
臺北市牙醫公會為提升老年人口腔健康,拍攝「活力健口操」宣導影片,以生動活潑的方式,介紹健口操的重要性,吸引老年人觀看影片。並與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結合,至長者共餐據點推廣「健口操」,由大學學生團體組成「口腔衛生服務隊」現場帶動,以提高學習意願,讓臺北市長者養成「用餐前做健口操、用餐時細嚼慢嚥、用餐後潔牙漱口」的好習慣,期藉由健口操增強長者口腔機能,達成健康老化之目的,讓市民從「齒」幸福。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宣導口腔保健,特別以健口操為主軸,編製朗朗上口的歌曲及活潑動感的舞蹈,於106年12月9日辦理「祖孫健口操舞蹈比賽」活動,藉由代間教育、祖孫共學,有效將口腔衛生教育向下扎根。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期望帶領市民,透過關懷及促進老年人的健康,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一同打擊相關健康危害因子所帶來的疾病危害,實踐健康新生活,創造幸福健康臺北城!
相關訊息請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1804、1816洽詢。